沧州热线
沧州热线 > 金融 > 正文

“光纤之父”赵梓森:在厕所旁造出第一根光纤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

导读: 

光纤技术,一直被视作是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命脉之一。我们如今之所以能够轻松上网通信,躺在家里就能通过网络,尽知天下大事,就是因为这一根根看似不起眼的光纤,将千家万户联系到了一起。

光纤技术,一直被视作是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命脉之一。我们如今之所以能够轻松上网通信,躺在家里就能通过网络,尽知天下大事,就是因为这一根根看似不起眼的光纤,将千家万户联系到了一起。

但是,我们在享受便捷的光纤技术的同时,却很少有人知道,40多年前,有人带领团队,第一次不依靠国外,自主拉出了我国第一根石英光纤。彻底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,让原本价格高昂的光纤材料,彻底降低了身家,继而走进千家万户。

他,就是中国光纤之父,赵梓森院士。

“光纤之父”赵梓森:在厕所旁造出第一根光纤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

1.在厕所旁拉出第一根光纤

上世纪70年代初,美国康宁公司用改进型化学相沉积法,成功研制成传输损耗只有20dB/km的低损耗石英光纤,标志了光纤技术第一次从理论走向实际。光纤技术,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,利用光在材料中的反射传递数据。这种传递数据的技术,有着损耗低、重量轻、抗干扰能力强等诸多优点。这项技术的出现,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传递的量级和消耗。

然而,当时的中国,在光纤技术领域,还处于一片空白的阶段。当时中国科学家研究的方向,是大气激光通信方向;然而这种技术,却受天气影响极大,一旦碰上雨、雪、雾等天气,就无法完成通信。而光纤技术,则因为技术领域的空白,被国内很多专家断定,是天方夜谭,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技术。

正是在这种环境下,1972年年底,赵梓森从一本外国杂志上,看到美国正在研究光纤通信技术。在查阅大量资料后,了解到美英等发达国家,已经在研制光纤通信技术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。

他敏锐地意识到,用玻璃丝搞通信,可能会引起一场通信技术的革命。

不过,当时国内的科学界,对于光纤技术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认知。所以,赵梓森能够得到的支持极为有限。当时赵梓森及团队,只能在单位厕所旁边的清洗室里,搭建出中国第一个光纤制造实验室。当时实验室环境极其简陋,一台破旧机床、几个电炉、几只烧瓶,赵梓森及团队便开始研制工作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下,1976年3月,赵梓森团队拉出一根7米的玻璃细丝,这是中国第一根石英光纤!自此,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光纤技术,为日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,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。

“光纤之父”赵梓森:在厕所旁造出第一根光纤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

2.一生献身光纤技术,无怨无悔

第一根光纤制造成功后,1977年,在邮电部工业学大庆展览会上,赵梓森展示了自行研制的光纤传输黑白电视信号,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。自此,光纤通信被破格列为国家重点攻关项目。

1979年,中国第一根具有实用价值的低损耗光纤面世。

1982年,我国第一个光纤通信系统工程按期开通,武汉市民开始用光纤打电话。

1998年,全国八纵八横光缆骨干网建成,全国长途光缆达到20万公里。

2018年,中国成为继美国、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光通信技术强国,市场份额占到全世界一半以上。

2019年,科研人员在国内首次实现了1.06P/s的光传输系统实验,可以实现300亿人同时用一根光纤通话。

……

赵老的一生,无怨无悔的奉献在我国光纤技术的发展,正是因为赵老及团队的付出,才让我们今天能够享受到低价而且发达的光纤技术。在中国真正发展出完善的光纤技术之前,国际市场光纤价格为每芯公里上千元人民币。如此高昂的价格,如果没有自己的技术,需要完全进口的话,可想而知,我们国家要想建设起如今这样发达的通信网络,需要消耗多么庞大的资金!

而在国内光纤制造技术成熟后,我们将原本上千元的价格,降低到每芯公里80元左右。像这样的光纤,中国每年可以生产500万盘,总长2.5亿芯公里,位居全球第一。
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正是因为有着成熟且发达的光纤技术的支持,我们今天才能享受到如此发达的互联网红利,为中国的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。

“光纤之父”赵梓森:在厕所旁造出第一根光纤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

3.回顾赵老的一生,最重要的决定是选对了专业

在赵老传奇的一生当中,有一件趣事,却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思。

1932年2月,赵老出生在上海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。父亲是百货公司的售货员,母亲靠做缝纫活儿、销售小商品贴补家用。赵老从很小的时候开始,就展现出了非常高的理科天分,但同时,也展现出了很多理科少年的令人忧心的一面。

数理化班级永远排名前几位,但需要背诵的英语、历史、地理等文史类学科,他常常距离及格线都很远。

1949年解放,高中毕业的赵梓森在考取大学的时候,因为中学时成绩并不突出,他不敢报考学费便宜但难度较高的公立大学理工科。为减轻家庭负担压力,最终报考了浙江大学农学院。

但是进入学校后,他发现二年级全是细胞学、生物学等需要大量记忆的课程。苦苦坚持了一年,赵梓森得出一个结论,“自己根本不是念农学院的料”。

这一年,赵老下定决心,重新高考。

1950,赵梓森考上了复旦大学,报的是物理系,结果因为成绩没达到,被录到中文系。这一次,赵老没有妥协,放弃了复旦,最后到了私立的上海大同大学电机系学习。1952年,全国高校院系调整,大同大学并入上海交通大学。赵梓森如愿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电子通信学科,因为专业都是赵老喜爱的,所以门门课程都是优秀。

多年后,面对青少年高考专业如何选择的提问,赵梓森用自己的成长历程现身说法。

“好专业比名牌大学更重要。要了解自己,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,将来一定有前途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”

从赵老的传奇人生,我们不难看出,赵老之所以能够成就自身,为国家奠定了先进的光纤技术,最重要的一个原因,就是赵老追随自己的本心,坚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。

兴趣,才是最好的老师。

如果当年赵老没有放弃农学院,或者因为复旦更有名而没能放弃复旦的中文系,最后会怎么样呢?以赵老并不喜欢文科和背诵类科目的性格,也许赵老最后也无法在相关领域,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,自然也不可能像后来那样,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,做出极大贡献。

所以,赵老的传奇故事启示我们,在选择自己人生方向的时候,我们虽然要考虑种种自身情况,但更重要的,是要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向,尽量跟着自己的兴趣走。

如果没有兴趣,再有毅力的人,恐怕也很难做到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学习。多半也只是大学毕业之后,便停止了前进,最终泯然众人矣。

推荐阅读:苹果7和苹果8对比